千万别让自己的人生输在嘴上!
24小时咨询热线
13500352876

主页 > 樊老师说 >

选择樊老师
口才写作社会
  • 列表
  • 文/樊荣强 【老子第七十九章】:和大怨,必有余怨;报怨以德,安可以为善?是以圣人执左契,而不责于人。有德司契,无德司彻。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 坦率地讲,本章的意思不太好理解,因为两点:一是前后逻辑不太清楚,观点跳跃,似乎前言不搭后语。二是个别的词语,比如左契司契司彻不查前人的注释,可能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。 不论如何,我还是试着...[详情]

  • 文/樊荣强 【老子第七十八章】原文: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以其无以易之。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是以圣人云:受国之垢,是谓社稷主;受国不祥,是为天下王。正言若反。 老子在《道德经》第八章写道: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 在宇宙自然万物中,老子最津津乐道的是水,为什么老子喜...[详情]

  • 文/樊荣强 【老子第七十六章】原文: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是以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。强大处下,柔弱处上。 读老子《道德经》,常常觉得他这老人家挺啰嗦,一个观点反反复复地讲,这大约也导致了一种中国的传统,即长辈总是喜欢对晚辈啰嗦,而晚辈总是讨厌长辈啰嗦。 这种传统在当今...[详情]

  • 文/樊荣强 【老子第七十七章】原文:天之道,其犹张弓欤?高者抑之,下者举之;有余者损之,不足者补之。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,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孰能有余以奉天下?唯有道者。是以圣人为而不恃,功成而不处,其不欲见贤。 天之道,究竟是什么呢?老子一开口就给我们打了一个比喻,他说: 宇宙间最基本的规律,不就像张弓射箭一样...[详情]

  • 文/樊荣强 【老子第七十五章】原文:民之饥,以其上食税之多,是以饥。民之难治,以其上之有为,是以难治。民之轻死,以其上求生之厚,是以轻死。夫唯无以生为者,是贤于贵生。 老子被我们现代人称为哲学家,但是,在我看来,他首先是一个政治学家或者社会学家,然后才可以称他为哲学家。 老子之所以被称为哲学家,是因为他在《道德经》里提出了一套...[详情]

温馨提示: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!热线电话:135003528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