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樊荣强 《论语为政第二》第11节: 子曰: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 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。但是,我们今天要来温故而知新。子曰: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这句话看上去重点在后边可以为师。孔子在讲,你要想成为一个老师,你必须具备一个什么样的能力。如果你不具备温故而知新的能力,那你就没有资格做老师。我们现在不说做老师的资格、条件的问题...[详情]
2015年12月1日,我在网络写作平台《简书》上发表了一篇6千多字的文章《我30多年的写作秘诀首次公开》,至今有八万多的阅读量,算是《简书》上的一篇爆文。 这是我第一次发表的关于写作技巧方面的文章,并且引起了超出预期的反响,读者的评论可谓好评如潮。也正因为受到好评如潮的激励,加上一些读者的要求,我于2016年开始了线上与线下的写作培训人生就...[详情]
文/樊荣强 《论语为政第二》第10节: 子曰: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,人焉廋哉,人焉廋哉? 孔子这句话在讲什么呢?我们可以想象一下,孔子有很多学生,但是有学生经常向老师提问题。有一回,有个学生抱怨说,老师啊,人心难测,人心叵测,有时候我们怎么看不透那些人呢?不了解那些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?孔子这时候就跟大家讲,怎么去了解一...[详情]
文/樊荣强 《论语为政第二》第8节: 子夏问孝。子曰:色难。有事,弟子服其劳;有酒食,先生;曾是以为孝乎? 子夏是孔子的弟子,他问孔子什么是孝,或者该怎么做才算是尽孝。关于孝,《论语》中讲到很多次,可以说中国从古到今都有一个孝道治国的传统。针对子夏的问题,孔子回答很简洁,两个字色难。色就是脸色,扩而广之,就是指你对待父母的态度...[详情]
文/樊荣强 《论语为政第二》第4节: 子曰: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。 孔子的这段话,我相信谁都听说过,而且也经常讲。虽然,看上去表面的意思好像都明白,但是,樊老师要在这里为大家深入地解读一下其中的内涵。也想告诉各位,我们要想拿着一段话发表演讲,一定要深入挖掘其中的...[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