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樊荣强 做人,最重要的是不要一根筋,否则跟自己过不去,跟别人也过不去,害人又害己。 做事,可以偏执;做人,却不能偏执。 20年前,英特尔的总裁安迪格鲁夫写了一本书,书名叫《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》。 偏执狂原本是一个贬义词,指过分的偏激和执着的人。自从安迪格鲁夫的书在中国风靡一时,偏执狂一词变得正面起来,可以用于形容对目标锲而不舍...[详情]
文/樊荣强 最近我在读陈润写的《雷军传》。雷军的创业故事,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发和激励,同时也让我们反思很多问题,比如,做企业真的要搞得大家很艰难吗? 前些天上热搜的百度副总裁璩静,她说的那些话,为什么会刺痛很多人的神经,就是因为公司把打工人搞得很苦,不把打工人当人看。 但是,话又说回来,老板不苦吗?高管们不苦吗?其实大家都很苦...[详情]
文/樊荣强 海明威说: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,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。大多数时候,我们说得越多,彼此的距离却越远,矛盾也越多。 这句话以前也听说过。这样用两年和60年的反差表达观点,看上去挺有哲理,又能触动人心,是一种挺好的表达方式。 用两年学会说话,指的是人类大都是在两岁的时候开始学会了讲话。这个挺好理解的。 用60年学会闭嘴,这...[详情]
文/樊荣强 最近,治愈系电视剧《我的阿勒泰》非常火爆。我也跟风看了一下,对张凤侠和女儿李文秀的一段对话,颇有感触。 李文秀:你看,我虽然笨手笨脚,但我还是个有用的人,对不对? 张风侠:啥叫有用?李文秀啊,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?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,有人吃有人用,便叫有用?啊,要是没有人用,他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...[详情]
文/樊荣强 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这句话出自《礼记学记》,其含义丰富且深刻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它: 首先,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。通过不断的学习,我们才能够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。这里的学字,不仅仅是指书本知识的学习,更包括了实践、经验等各种形式的学习。只有不断学习,我们才能拓宽视野,发现自己的不足,进而寻求进步...[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