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万别让自己的人生输在嘴上!
24小时咨询热线
13500352876

主页 > 新闻动态 > 报道 >

内容导航
人物动态事件报道预告

《决策》专访樊荣强:领导口才补什么、怎么补

 
    

 

 

《决策》2010年04期专题文章:《这堂课补什么、怎么补》

  本网按:2010年5月出版的《决策》杂志,刊登了一个专题《寻找卡耐基——基层领导干部口才现状调查》,并采访了部分国内著名的口才培训专家。以下是对重庆樊荣强老师与北京文若河老师的专访。

  樊荣强,重庆经理人当众讲话口才培训中心首席培训师,当众讲话“钻石法则”、“问题链思维”发明人,重庆演讲口才百人会会长,2009年入选“全球华人讲师500强”。

  本刊记者  杨  敏

 

  荀子说过:“口能言之,身能行之,国宝也。”在当今这个重沟通、重表达的时代,这句古训更具现实意义。公众演说、高效沟通作为现代领导的必备素质,亟需补上这一课。

  为什么选择口才培训?

  《决策》:无论是在北京还是重庆,越来越多的普通公务员甚至是领导干部走进口才培训的课堂,他们参加培训有哪些需求,想解决工作中哪些难题?

  文若河: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,绝大部分学员非常迫切要解决的是上台演讲紧张的问题,其次就是诸如不知道讲什么好,言之无物、言之无序、讲话不生动、不具体、不幽默、没有文采等一系列问题,这些是从公众演说方面而言的。

  在人际沟通方面,我发现为数不少的学员不懂沟通心理学,不知道如何和别人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,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和上级、下级、平级沟通时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,诸如表扬或批评下级时言语失当,挫伤下级的工作积极性,或有上级领导在场就不敢开口、讲话紧张等等,这也是学员比较关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。

  樊荣强:我辅导过的官员或者普通公务员,他们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面对公众一大群人或者职位较高的上级讲话时,如何增强自信心。另一个方面是,自己认为写文章不错,平时与人进行非正式交流也挺能说,一旦被叫到讲台上,思路就开始混乱,变得没有条理,或者讲完之后,发现好多想讲的话还没有讲出来。

  比如说某位科技部门的副厅级领导,平时讲话他的部下都觉得他挺有水平,但最近接待一位国务院领导,汇报情况时他发现自己心慌得厉害,汇报完了之后,自己都感到非常失败。

  《决策》:在培训需求方面,企业领导和公共部门领导有哪些不同呢?

  文若河:企业领导和公众部门的领导在培训需求方面既有差别,又有共同点。所谓差别,就是企业领导更多的是面对员工、客户或上级领导发表演说,而政府官员更多的是面对公众、媒体发表演说,听众不同,讲话的目的以及讲话内容方面的要求自然也就不同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

  作为演讲教练,我们就要教会他们分析和把握语境、分析听众心理,使他们学会运用最有效的表达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演说,以更好地达成演说的目的。当然,在演说的过程中,在语音、语速、语调、态势语等演说技术层面的把握上,两者是没有区别的。

  好口才是培训出来的吗?

  《决策》:可以说,所有走进口才培训课堂的领导干部,都是想通过培训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,根据决策杂志社最近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,还有一些官员对口才培训抱有一种迟疑的态度。好口才能不能通过训练来实现?

  文若河:我一直强调,好口才是练出来的,否则我们也就没有必要花大力气进行口才方面的辅导和培训了。

  现在,之所以有很多人,包括我们的领导干部口才不好,不是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有多差,而是没有经过系统的、专业的训练。在课堂上,我经常给学员举这个例子,没有人天生会开车,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驾驶技术。同样,口才也是一种能力,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在这方面是缺位的,大家从小都没有接受过讲话方面的系统训练,这一课我们现在必须要补上。

  《决策》:拥有一副好口才需要哪些支撑因素?这些因素中又有哪些是可以通过训练提升改善的?

  樊荣强:口才并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,只是需要在一个好老师的指导下加强练习的技能。这的确有点像驾驶技术一样,只要你参加培训,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获得驾驶执照的。口才培训也是如此。

  演说家也许需要一点天赋,而我们大多数人不需要成为演说家,而是在恰当的场合讲出恰当的话来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讲话我认为首先它只是一种技术,只有你把口才技术掌握之后,才有可能进一步演进升华为口才艺术。

  我认为,自信、表现、知识、经验、词汇、思维是当众讲话口才的六大基石。其中除了知识需要持续的积累之外,其余五项都是可以通过相对较短时间来进行强化练习获得提升的。

  文若河:结合“口才树”理论来说,我认为口才训练的基础是心理素质训练,这就是“树根”部分,也就是说首先要克服当众讲话时的紧张恐惧心理,要从不敢上台到敢上台,从上台后哆哆嗦嗦、讲不好,到从容应对、侃侃而谈,这些经过训练是可以达到的。

  另外,其他环节,包括“树干”部分的口才基础训练、树枝部分的口才技巧训练、树叶部分的思维素质训练,都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恰当的练习得以提升的。

  在这里我想特别说明一点,“口才树”理论强调要把这棵树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上,而所谓肥沃的土壤,指的就是知识的积淀和储备,大部分人之所以讲不好,与缺乏讲话素材、词汇量不丰富是有直接关系的。如果每个人都能日积月累,脑子里都装着一百句哲理名言、一百句诗词佳句、一百句流行语、一百个哲理故事、一百个笑话,那讲起话来就不愁没有素材。

  怎样才算拥有好口才?

  《决策》:对领导干部来说,怎样才算拥有一副好口才,口才好有哪些衡量标准?

  文若河:我认为好口才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:善表达、会聆听、巧应对。这个标准适合于全体社会公众,当然也适合我们的领导干部。

  领导干部怎么就叫善表达了呢?我认为,领导干部不能为了讲话而讲话,不能把讲话当作完成任务或是走走过场,更不能把讲话作为“表演秀”。领导干部讲话应该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,概括讲就是要使人知、令人信、动人情、促人行。

 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,领导干部在讲话中必须严格遵循听众本位原则,就是说你讲的话,第一大家要听懂,第二要爱听,最重要的是听了以后要有所感悟,你讲的话要能走进听众的内心,使听众产生情感和情绪上的共鸣。

  很显然,官话、套话、大话、空话等等是达不到这一目的的。所以,领导干部的讲话必须要言之有物、言之有序、言之有理、言之有趣、言之有文、言之有情,要有感召力和号召力,落脚点是通过讲话促进各项工作更好地实施,这才叫善表达。

  樊荣强:在我看来,好口才的标准有内容与形式两方面。内容的标准至少是要讲真话,讲实话,讲跟老百姓贴心的话。

  在形式方面,我总结过“四个掌控”:掌控情绪、掌控肢体、掌控声音和掌控思路。掌控情绪就是指讲话人要能够适应各种场合,不论在什么情形下讲话,都不能乱了方寸,如果方寸大乱,就不可能把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自如地表达出来。掌控肢体是要求讲话人不仅不能失态和无意识的动作,而且要学会用肢体语言配合讲话的内容。掌控声音是要求讲话人要处理好声音的大小和抑扬顿挫,声音是讲话内容的基本传播介质,如果像放鞭炮一样或者总是软绵绵的,都会令听众不舒服甚至反感。至于掌控思路,则是要求讲话的条理一定要清楚,东拉西扯、颠三倒四、前言不搭后语,听众感觉云里雾里,不得要领,也是非常糟糕的口才。

  《决策》:中国政坛哪些官员的好口才给您留下深刻印象,他们的语言特点是什么?

  樊荣强:中国政坛上口才好的官员不少,只可惜许多官员囿于官场文化而不能有更充分的个性化表现。朱镕基总理的口才给我的印象特别深,他的口才被公认为幽默、机智、有风度。前不久我还专门买了一本《朱镕基答记者问》来研读,他总是能让你感受到他深厚的学养与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大智慧;而且,你听他的讲话,总是会被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爱所感动。

  被称为“诗人外交家”的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的口才也非常好,他回答记者提问,那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、深厚的中西文化功底、灵活应对的思路,令人叹服。

  《决策》: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,中央党校开设了“领导干部公众演讲与高效沟通”高级研修班,上海浦东干部管理学院也正着手开发相关培训课程。请问这是不是代表一种趋势,中国的口才培训需求,越来越来多地从商界转移到政界?

  文若河:领导干部的口才越好,越有助于其传播思想、言明思路、讲明要求、顺畅交流、高效沟通,进而减少工作内耗,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;越容易得到上级的赏识、同级的配合、下属的追随、群众的拥戴和舆论的好评,越容易提高人格魅力和自身影响力。

  相反,如果领导干部的口才不好,当众讲话说不到点子上、沟通交流不到位,势必会对工作造成负面的影响。如果再出现失语、说错话等不良现象,将会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,也会影响个人的仕途发展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当下对领导干部进行相关培训非常必要,也非常有意义。

《决策》2010年04期封面:寻找卡耐基

《决策》2010年04期专题文章:《这堂课补什么、怎么补》


温馨提示: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!热线电话:13500352876